培养工作
关于“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教学和实践环节安排的通知
发布者:吴琳    发布时间:2025-11-12    阅读人数:

各学院、项目参与研究生:

为规范“人工智能能力提升项目”教学和实践环节管理,保障项目质量,现对项目的关键环节安排通知如下:

一、教学安排

通过采集式学习的方式完成至少80学时(5学分)的课程学习,所修课程需满足以下分类和学分要求。课程将按学期开放选课。

1.人工智能通识课: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分≥1

2.人工智能专业进阶课: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分≥2

3.人工智能实践课:至少选修1门课程,学分≥2

二、实践安排

项目实践可和课程选修同步进行,实践要求和过程管理要求规定如下:

(一)实践要求

1.实践来源:基于竞赛、课题或产业项目

2.AI赋能:实践中以AI技术工具作为主要方法

3.实践时长:研修时长不低于100学时

(二)过程管理

1.提交实践项目计划书(2025 年 11月 )

1)确定项目类型项目可来源于竞赛命题(详见附件1:命题清单),或自定选题(课题产业命题)。

2明确项目目标:如竞赛命题,可将参赛或获奖等作为项目目标;如自定选题,可细化拟通过实践取得的实践成果。

3)明确指导教师:自定选题的指导教师一般应为导师,竞赛命题的导师详见附件1:命题清单,如选择竞赛命题,请主动与竞赛工作室负责人联系确定指导教师。

4)组建项目团队:实践项目可独自完成,也可组建项目团队共同完成,如为项目团队共同开展实践,需有效界定个人项目承担的任务,确保每人的实践工作量不低于100学时

5明确AI技术:明确 某项具体AI技术为核心的项目实践路径,明确数据来源、模型选型、验证方法等关键实践内容。

6提交实践项目计划书:2025年12月10日前形成经指导教师签字的AI 实践项目计划书至研究生院(pyk@xjtu.edu.cn)。

研究生院将组织实践项目计划书评审,评审通过后,由指导教师指导开展项目实践和过程考核,研究生以双周报的形式填写《AI实践项目过程记录薄》做好过程记录。

2.开展实践成果总结(2026年6月)

1)提交成果总结报告。阐述实践过程、解决问题、所用的技术、达成效果等。项目可视情况提交佐证材料,如竞赛类可提交参赛作品,课题可提交AI指导学科科研的路径研究,产业类可提交项目应用效果证明。

2)实践成果展示。通过成果汇报会、案例推广会、技术项目路演等方式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

研究生院将组织优秀实践项目评选,遴选一批技术落地严谨,实施路径科学、实践成果显著的优秀实践项目。

三、结项与证书发放

研究生在学期间需完成项目的课程和实践要求,申请参加结项,学籍结束前未完成结项将自动退出项目。

项目结项按年度开展,计划于2026年6月开展第一批项目结项,完成课程和实践的同学可以申请参加。通过项目结项的研究生可获得学校颁发的人工智能能力提升结业证书,项目实践成果评价优秀的研究生可获得人工智能能力提升优秀证书。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

  • 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微信)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