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部(中心):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陕西省第七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参展工作的通知》(陕教位办〔2023〕2号)精神,经研究生申报、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根据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评审标准进行打分,评出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优秀创新成果”共53项,排名前28项拟推荐至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其中工科类12项、理科类6项、文科类6项、来华留学生4项。其余优秀项目25项,含工科类12项、理科类6项,文科类7项,将择机推荐。
现将成果名单公示如下:
拟推荐项目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学院(部) | 
  
   | 1 | 水陆两栖智能视觉球形机器人 | 马培锋、毛涵、宋纪元、屠尧、鲍丙生 | 机械学院 | 
  
   | 2 | 便携式疾病呼吸检测仪 | 张康宁、吴欣雨、王大祚、华鑫元、胡国强、王梓浩 | 机械学院 | 
  
   | 3 | 高精度大视场白光干涉测量仪 | 何耀楠、景炜昌、武娟娟、胡佳琪、夏承晟、彭仕昌 | 机械学院 | 
  
   | 4 | TiO2/MoS2微结构调控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 姚天浩 | 电气学院 | 
  
   | 5 | 高效杀菌、安全绿色的等离子体活性水制备技术及其消毒抗感染应用 | 王子丰、刘林博、陈锦坤、王翔宇、朱孟莹 | 电气学院 | 
  
   | 6 | 有机液态储氢载体基础研究与应用 | 王施媛、李培雅、路书涵、王波、岳茜、石秦川 | 化工学院 | 
  
   | 7 | 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用高压氢气增压技术成套装置研发 | 刘泽坤、康祥、龙瑶妹、夏一航 | 化工学院 | 
  
   | 8 | 退役锂离子电池全自动分选回收装备 | 张志杰、文博、周子怡、吕晓龙、王思岚、周欣宇 | 能动学院 | 
  
   | 9 | 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内部蓄能的时空分布特性及主动调控策略 | 王珠 | 能动学院 | 
  
   | 10 | “三合一”液滴微流控数字PCR检测平台用于DNA绝对定量分析 | 任玉林、季京成 | 生命学院 | 
  
   | 11 | 精神类疾病的易感风险因素鉴定 | 郭婧、俞可、张堃、张萌 | 生命学院 | 
  
   | 12 | 磁锚定装置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 张苗苗 | 医学部 | 
  
   | 13 | 巨噬细胞胞外陷阱通过LL37/P2X7R/NF-kB信号通路调节巨噬/小胶质细胞极化,加剧继发性脊髓损伤 | 张成义、杨于冰、郭栋、李嘉熙 | 医学部 | 
  
   | 14 | 村集体经济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关键作用——基于陕西省千阳县的调查研究 | 程诚、王亚丽、樊志远、毛丽霞、何佳琪、牛刚刚、王芸、张瑾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5 | 从外媒对中国扶贫的报道看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 | 刘春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6 |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sentiment on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using   COVID-19 data in China | 罗涵、孟啸、赵一霏 | 人文学院 | 
  
   | 17 | 国家科普科幻IP“地球大龟裂”孵化项目 | 牛煜琛 | 人文学院 | 
  
   | 18 | 基于电化学晶体管的感存算一体智能硬件 | 王世杰 | 材料学院 | 
  
   | 19 | 基于小型化声驱动磁电天线的甚低频磁感应通信研究 | 杜泳君、徐奕维、乔佳诚 | 电信学部 | 
  
   | 20 | 基于活性氢界面还原机制的合金纳米材料合成及其能源催化应用 | 刘钊钧、张志学、佘俊霖、穆泽瑞 | 前沿院 | 
  
   | 21 | 面向增材制造过程的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建模与算法研究 | 夏青、孙港明 | 数学学院 | 
  
   | 22 | 超强超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疝修复应用研究 | 郭锐、刘洋河、王婧婧 | 化学学院 | 
  
   | 23 | 提高经济复杂度能否提升中国绿色发展效率? | 武敏、王劲草 | 经金学院 | 
  
   | 24 | Dialogic   communication on local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first wave of   COVID-19: Evidence from the health commissions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China | 张杨一 | 新媒体学院 | 
 
来华留学生项目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学院(部) | 
  
   | 1 | Pilot drug and therapeutic   committee programme in Sierra Leone: A descriptive mixed method study | KABBA JOHN ALIMAMY | 医学部 | 
  
   | 2 | Impact of National Drug   Pricing Policy 2018 on access to medicines in Lahore division, Pakistan: a   pre-post survey study using WHO/HAI methodology | AMNA SAEED | 医学部 | 
  
   | 3 | 金属陶瓷涂层/基体界面设计与强结合技术 | Adnan Tahir | 材料学院 | 
  
   | 4 | 长寿命热障涂层结构设计方法 | Ghazanfar Mehboob | 材料学院 | 
 
其余校内优秀项目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学院(部) | 
  
   | 1 | 基于“文脉延续“视角的杨柳青大运河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屠宇恒 | 人文学院 | 
  
   | 2 | 《淮南子》的智慧 | 景婧 | 人文学院 | 
  
   | 3 | 基于生命周期的中国共享电单车温室气体减排研究 | 朱震 | 人文学院 | 
  
   | 4 | Contact   network analysis of COVID-19 Delta variant outbreak in urban China —based   on 2,050 confirmed cases in Xi’an, China | 陈铮 | 人文学院 | 
  
   | 5 | 书法设计应用 | 赖蕴轶 | 人文学院 | 
  
   | 6 | 高性能柔性力学传感器研制与多元生理信号监测 | 王松、张雨菁、张雅馨 | 机械学院 | 
  
   | 7 | 重物搬运多关节外骨骼系统 | 鲍丙生、宋纪元、屠尧、张晶、马培锋 | 机械学院 | 
  
   | 8 | 动力电池快速分选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 林川平、蒋德珑、侯嘉洋 | 机械学院 | 
  
   | 9 | 基于自调谐网络的高效率抗偏移无线充电系统 | 梁仓、张仁杰,朱正昊,吴越,王党辉,赵成 | 电气学院 | 
  
   | 10 | 电力能源系统能量流解析分析技术 | 孙瑜歌 | 电气学院 | 
  
   | 11 | 生理响应性纳米粒子的构建及其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 常小卫、唐晓煜 | 化工学院 | 
  
   | 12 | 氢纯无比--工业副产氨变废为宝的新型“三高一少”装置撬装设计 | 郭磊磊、李瑞卿、黄献春、程扬 | 化工学院 | 
  
   | 13 | Energy pover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a: New evidence from the 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 李桥鸽 | 经金学院 | 
  
   | 14 | Internet use   and fertility behavior among reproductive-age women in China | 彭旭 | 经金学院 | 
  
   | 15 | 新型手性联吡啶配体促进的镍催化立体汇聚型羧基化反应 | 王凌华、欧阳彝钊、李涛 | 前沿院 | 
  
   | 16 | 含硒紫精超分子金属大环的制备及其电致变色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 张思坤、马文强、于世 | 前沿院 | 
  
   | 17 | 基于 VR 的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 | 李四楠、陈家文、黄亮、吴林彦 | 生命学院 | 
  
   | 18 | 线粒体复合体Ⅱ组装在扩张型心肌病发生中的机制研究 | 王雪强、曹可、曾孟琦、许洁、付旭阳 | 生命学院 | 
  
   | 19 | Dhx9在调控小鼠效应性CD8+   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 焦安君、刘海艳、丁人一、封钊、兰琳博、张丹 | 医学部 | 
  
   | 20 | 新冠大流行期间疾病死亡的差异性分析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政策制定方向的启示 | 何鑫圆、高旭、吕帆、赵蕴玉、刘意、刘莹 | 医学部 | 
  
   | 21 | 微波介质陶瓷谐振器天线的设计与应用 | 杜超、吴芳芳、郭欢欢、Shehbaz Muhammad | 电信学部 | 
  
   | 22 | 智能外科机要助理 | 彭子洋、王志博、王蕾、王娟娟、卢佳丽、张苗苗 | 未来技术学院 | 
  
   | 23 | 空穴传输工程助力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及钙钛矿/晶硅叠层太阳电池的应用 | 刘研 | 材料学院 | 
  
   | 24 | 面向机器人导航2D扫描激光雷达 | 徐飞、胡思敏、温尚松、刘展洪、刘研、王永超 | 航天学院 | 
  
   | 25 | 光促铁催化聚醚化合物可控碳氢键烷基化 | 张宗楠 | 化学学院 | 
 
公示期5个工作日(5月22日至5月26日)。在公示期内,有异议者须向研究生院实名书面提出异议。
联系人及电话:马老师、潘老师 88965737
电子邮件:zyxw@xjtu.edu.cn
研究生院
2023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