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生活
【学党史 支部在行动】 凝心聚力学党史 砥砺前行强党性——研究生院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者:研究生院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1-05-11    阅读人数:

2021年4月30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党支部一行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与十一所人教处党支部开展支部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党史教育。本次活动实现了校内外基层党建共融、共建,同时在精神互学、协同育人方面增进了联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是我国大型航天运载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设计单位。1958年创建于北京,1970年迁至陕西省凤县,1993年落户西安,现位于南郊航天城。五十多年来,十一所成功地研制出六十多种型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此外,十一所还参加了我国“神舟”飞船的七次飞行试验任务和探月工程等重大飞行试验任务。人教处为所内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部门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


共建活动以参观十一所关于火箭发动机发展历程的数字展厅作为起始。踏入庄严整洁的展厅,听讲解员讲述历代航天人的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悉数我国航天事业由百废待兴到百废俱兴的艰辛难支与辉煌成就,在场人员无不赞叹动容。等比缩小的火箭模型与复杂精密的箭体实物交相辉映,每一个零部件都在诉说着每一次成功背后的不易。

参观结束后,研究生院党支部与十一所人教处党支部展开座谈。十一所副总工程师何泽夏、副处长付东、人教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杨凤霄,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四聪、刘明出席座谈会。

十一所人教处党支部书记杨凤霄、研究生院党支部梁栋分别代表支部进行介绍,双方就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取长补短。航天六院十一所人教处党支部首先对研究生院的来访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杨凤霄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的党史学习教育暨支部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双方支部精神内涵建设,持续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位办主任梁栋代表研究生院发言,高度赞扬肯定了十一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的航天精神,并对研究生院“7531”的党建工作原则进行了宣传介绍。梁主任表示,十一所与交大都是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义无反顾前往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响应国家最迫切的要求。“航天精神”与“西迁精神”可谓同根同源、同志同魂,都是国家发展奋斗史中最为鲜丽的亮色。在与会人员的见证下,举行了党建共建揭牌仪式,正式宣布党支部结对。

活动邀请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亮老师作题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奋斗史”的专题报告。王亮老师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科学救国”“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五个方面对自建党以来的科技发展之路进行梳理,指出共产党100年来科技奋斗方向的“两个不变”,即“服务于国家事业的定位从未改变”与“指向国际科技前沿的定位从未改变”。他指出,科技与国家事业密不可分,我国逐渐摆脱“跟跑”形态,开始向“并跑”甚至“领跑”转变,这是前所未有的良机。所有身处科技变革背景下的人们,都理应成为科技体制演变的一股动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持续攀峰。王亮老师报告还介绍了老一辈西迁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国家勇于贡献,为民族敢于担当的事迹。西迁精神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弘扬和传承。

十一所老所长孙宏明也带来了航天人的奋斗故事。他深情回忆了在苏联停止援助的艰难时局下,老一辈航天人以“舍生忘死”的不屈姿态与“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扎根凤县、拼搏奉献的难忘往事。洪水冲倒了红光沟的基建设施,冲走了坚守岗位、忧国忧业的两位领导,却冲不毁航天人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与拳拳之心,以及胸中那足以“燃烧”岁月的一腔热忱。五十多年前,400多万人背井离乡,在以战备基础建设为中心的“三线”地区落地生根。这段记忆跨越半个世纪前来,风尘仆仆地告诫后人何为初心、何为使命。一穷二白的山沟瓦舍,成为孕育大国重器的质朴摇篮。无论是航天人,还是西迁者,无不是以一人之躯集力汇聚,成一国之事,全万家之福。


支部共建活动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迎来尾声。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四聪向航天六院十一所人教处赠送西迁精神纪念册《向西,向远方》,杨凤霄处长回赠了4月29日完成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模型。

与会人员均表示深受教育,活动激发了大家奋斗奉献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真抓实干,把所学转化为所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双方单位将强化联系,互通经验、持续协同保障培养质量、为国家重大关键领域输送“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水平人才。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微信)

  • 西安交通大学研招办(微信)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微信)